1. 首页 > bob球网 > 行业资讯

大多数农村的农民经过几十年的辛苦奋斗为什么还是那么穷

日期:2024-07-04  作者: 行业资讯 点击数:1

  Holle,大家好,我是你们的朋友农人看世界,今天我想和大家伙儿一起来分享的一个话题是,大多数农村的农民,经过几十年的含辛茹苦地奋斗,为什么还是那么穷?

  前段时间,小编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段子,说有一个穷人,非常的穷,一个富人见他可怜,于是起了善心,想帮助他,就送给他一头牛,并嘱咐他,一定要好好开荒。穷人满怀希望地开始奋斗,谁知没过多久,正所谓“牛要吃草,人要吃饭。”穷日子过得比以前还要艰难。这时,穷人灵机一动,这头年每天这么能吃,而且这么长时间了也没有给家里挣一分钱,还要自己养着,感觉自己亏大了,要不然把这头牛买了,换几只小羊,等小羊长大了还可以生小羊,然后把小羊买了,就能挣更多的钱。

  说干就干,穷人便卖了牛,顺便买了几只小羊回来。因为首先要解决温饱问题,于是决定先杀一只来吃,救救急,剩下的能够继续养着,等长大后生小羊。然而理想是丰满的,现实总是骨感的,没过多久,杀的第一只羊已经吃完了,但是剩余的羊迟迟没有生下小羊,可是日子还是要继续过下去,于是穷人又开始对剩下的小羊拿起了屠刀,不久后,就剩下最后的一只羊了,这样一个时间段,穷人突然又想到,再吃羊就没有了,这样下去可不行,不如我把这只羊买了,换些鸡回来,鸡可以下蛋,而且鸡每天都可以下蛋,鸡蛋可以卖钱,于是乎,穷人的想法又实现了。可是日子并没有像穷人所想的那样,日子和以前一样,并没什么改变,还没有等到鸡下蛋,日子又艰难了,于是忍不住又杀鸡吃,终于杀到只剩最后一只鸡时,穷人的理想算是彻底破灭了。

  看到这里,不知道大家有什么感想?小编认为,穷人不仅是思维观念的落后,更重要的是,他们没办法把充足的社会资源和经济资源转化为财富。穷人的经济条件差,养不活那头牛,然而那头牛却能为穷人带来无穷的财富,于是穷人只好坐吃山空,无法改变贫穷的本质。

  在国外,曾经有经济学家提出,贫穷的表面原因看似是财富的匮乏,但其深层的原因是社会机会资源的不平等,而这种机会的不平等,会让那些原本有可能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改变经济情况的穷人,失去重要的脱贫机会。现实中的实例很多,比如当人道组织为非洲贫穷的地方的农民提供化肥援助时,使用化肥的贫农都获得了较好的收成。但第二年持续使用化肥的贫农数量却远远低于预期。

  调查人员一询问才知道,很多获得丰收的农民,第二年依旧难以存下足够的钱购买化肥。越是贫穷的人群,意外开支越大,穷人肩负着生活中的多种责任,家庭的琐碎开支让他们很少有储蓄,很少有投资,乃至很少有规划未来的机会。尤为奇怪的是,当农民收入增多时,这些意外开支往往也会增多,而且增加的更快,原本就不多的利润,经过他们的分蚀之后,很难有效的投入再生产。

  而在别的方面,政府也并没有为农民提供足够多的机会。例如,更优质的医疗社会保障,更方便获得化肥等生产资料或者渠道,这些都能够大大减少农民的家庭开支。在世界上相当大一部分地区,穷人意味着社会竞争中被淘汰的那一批人,或是说一群经济上的失败者。在社会优胜劣汰的丛林法则下,失败者的增长肯定是远大于成功者,而在一个成功学泛滥的社会,穷人阶层往往被主流文化所先天忽略,长此以往,贫富差距的问题会愈加显著。

  因此,小编认为,制度层面的不合理是导致一个社会贫穷阶层固化的直接原因。正因为这个巨大而不合理的制度的存在,一个国家的绝大多数穷人,被打在富裕的大门之外,或者说被剥夺了可能致富的机会。

  小编再以教育为例,众所周知,富人通常有更多的机会接受良好的教育,而教育程度低,造成穷人就业困难,因此迫于生活的压力,很多的农民只好成为城市中,非正规经济大军的一员,摆个地摊、小贩、打零工等等。这是他们的主要谋生手段,但这些价格低的工作,实际上无法让他们积累足够的储蓄和资本,他们的后代实际上也没有很好的方法得到更优秀的教育和就业机会,也没有经济能力独立创业。

  这样的恶性循环依旧世世代代的延续着,因此,小编觉得,为了改变命运,我们应该学习的不是励志书里面如何致富的动人故事,而是要学会怎么样去积攒人生的第一笔社会资源。

  我国每年对农民购买农机械有很多的补贴政策,但是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农民选择不够卖农机械呢?